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再保险国际板来了,它将有哪些作用?

时间:06-09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43

再保险国际板来了,它将有哪些作用?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来又一个“高光时刻”。在9日上午开幕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这个定位为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的扬帆起航,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同时,利好整个再保险行业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亦正式披露。“我们关注并且期待再保险国际板的启动,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国际业务有向国内分保的切实需求。同时,《实施细则》中的22条支持措施涉及到再保险的很多方面,如果能够顺利细化落地无疑对整个再保险行业都有很大的红利作用。”一名再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紧抓市场需求,再保险国际板启航再保险作为国际性最强的“保险的保险”,在加深我国保险市场与国际保险市场的联系、形成统一高效的国内保险市场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都拥有发达的保险、再保险市场,而打造国际一流的再保险中心也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不过,上述再保险公司高管表示,服务贸易逆差在再保险行业尤其突出,基本都是保费分出境外,境外分入保费很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分出至境外保费规模约1120亿元,境外分入保费规模约283亿元,再保险逆差近4倍,与全球再保险市场进一步深入双向融合仍需加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再保险国际板的启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助力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上述再保险公司高管称。另外,上述高管提到,此次支持再保险国际板落地的《实施细则》中明确,通过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审核的国际再保险分入保费,按照境内新增和不重复计算原则,纳入全国各地区保险公司整体保费收入范围。“这条内容对于国内直保公司来说,可谓一大利好,能解决他们之前在跨境业务上碰到的部分问题。”他分析称,部分境内客户的一些海外业务由于境内直保公司在当地并未设置分支机构,因此需要通过境外险企以分保的形式进入境内直保公司,而分入保费并不算入监管披露的保费收入口径,这次再保险国际板落地后,通过审核的分入保费算入整体保费收入将增厚境内直保公司保费规模。事实上,去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已经正式亮相。据了解,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联同上海保险交易所组织人保财险、太保产险、中再产险等22家中外头部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参与共建了这一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根据当时披露的规划方案,再保险国际板将以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为切入点,以国际再保险分入信息和数据全口径统一登记为基础,配套综合交易服务、风险监测、跨境便利、财税支持和信息披露等功能,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上海保交所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和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上海保交所将全力打造承接政策落地、畅通要素流通、平衡效率安全的交易服务平台,以构建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对标国际一流,从建市场、立规则、强服务等方面入手,全力助跑再保险国际板高质量发展。具体行动上,上海保交所将联合各方,以促发展和防风险相统一为原则,完成再保险“国际板”登记制度、交易规则、资金结算、跨境便利等方面规则制定,初步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再保险“国际板”规则体系;又如,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支持,为再保险“国际板”提供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再保险交易系统,在保证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再保险行业的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在业内人士看来,再保险国际板开启的时点选择也正好是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的窗口期。“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因为疫情、地缘冲突、通胀等因素,全球直保和再保的费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相对而言,我国费率水平相对平稳,因此目前类似风险在境内外的费率差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境外保费本身就有分入的需求,而通过再保险国际板的设立再加上配套激励措施,理论上会加速海外向境内的分保流入。”上述再保险公司高管分析称。但同时,业内人士也强调,在进行跨境分入业务时,也应关注开展国际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海外的巨灾风险往往导致更高的保险赔付,同时海外的通货膨胀风险也可能引起今后赔付责任的增加,保险公司要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避免过高的海外风险暴露对业务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海外分入业务的风险,上海保交所方面表示,将通过规则体系的建立,对再保险“国际板”参与方及业务标的进行必要的信息登记、信息披露和风险信息共享,切实防范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信用风险、恐怖融资风险和洗钱风险,将再保险“国际板”打造成为交易风险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为集中的示范性场内再保险市场。22项配套政策助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伴随着上海再保险国际板的启动,上海银保监局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实施细则》也同步面世。从内容来看,《实施细则》围绕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增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等具体内容共制定二十二条政策举措。业内人士认为,《实施细则》一方面为再保险国际板的落地在差异化风险特征系数和保费收入认定标准、跨境收付便利、司法保障、财税和资金支持、人才吸引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对再保险中心建设路径也进行了固化明确。在5月末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介绍称,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战略架构中,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即再保险“国际板”)是其核心。作为载体,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建设“国际再保险功能区”,提供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的集中登记、交易、清结算、信息披露、资信管理、合同存证等服务,打造透明、便利、高效的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境内外保险主体通过在功能区内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或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交易席位等方式开展再保险业务,可享受专有的财税优惠、资金跨境便利和差异化监管等系列配套政策。”张忠宁表示。《实施细则》中明确,通过支持各类型保险、再保险机构在沪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引导全国再保险资源向上海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集中。并对在上海新注册设立或新迁入的、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中外资再保险机构、再保险运营中心,在上海金融发展资金中按规定给予开办、租房、增资和专项扶持。同时,在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方面,《实施细则》中表示,要建立国家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数据交换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提升再保险承保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再保险产品创新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发行和交易试点,完善巨灾风险和特殊风险分散资本补充机制。而在增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方面,《实施细则》则要求给予人才引进、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等支持政策,鼓励政府、高校、企业协力加强上海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已运营的再保险机构,在22条措施中,我们尤其关注人才这部分的利好政策。再保险属于资本、人才、技术聚集型的产业,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跨境再保险业务的优秀人才需求更大。这部分政策对于已经运营的再保险机构来说是有实质性作用的。”上述再保险公司高管表示,“总体而言,《实施细则》还是偏框架性的政策,后续22条支持政策一一细化落地后,对于我国再保险行业的发展及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设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